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时间:2024-07-01 17:35:35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也是一个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工匠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其实对工匠精神是被我们大家所需要的一种精神,以下了解如何培育工匠精神。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1

首先,我们需要去了解,认知工匠精神,用心去体会工匠精神的内涵。

其次,工匠精神代表着我们的精神品质,所以,我们要从思想上改变自己,态度上端正自己。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需要我们从身边的任何一件事情做起。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学习,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这样,我们坚持做好每一件事情,由小到大,由学习到创新,慢慢的,我们便完美的诠释了工匠精神。

敬业

敬业是从业者基于对职业的敬畏和热爱而产生的一种全身心投入的认认真真、尽职尽责的职业精神状态。中华民族历来有“敬业乐群”“忠于职守”的传统,敬业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主张人在一生中始终要“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 。“执事敬”,是指行事要严肃认真不怠慢;“事思敬”,是指临事要专心致志不懈怠;“修己以敬”,是指加强自身修养保持恭敬谦逊的态度。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2

如何培育大国工匠精神

要想培育大国工匠精神,首先要让一线技术工人有满满的获得感。纵观一些大型企业,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公司里的工匠、技术人才,干着最辛苦、最累、最枯燥的活,但是收入却比管理人员、白领们低,这样一来,技术工人们的积极性就会降低,有的甚至是“差不多就行了”的心态,基本上就“没了精神”,还提什么“工匠精神”呢?

所以说,提高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是打造具有高素养、高技能的技术工人队伍的前提条件,是弘扬工匠精神的根本所在。

要想培育大国工匠精神,要从源头上培育“工匠苗子”。工匠都是从技术工人升级而来的,技术工人一部分来自技巧,一部分来自学徒。

目前,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年轻人都把上大学作为唯一追求,不愿意学又苦又累的技术,所以造成了技术人员,尤其是优秀技术人员的短缺。因此,我们应当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财政方面给予学技术的年轻人予以补贴,提高技术人员的文凭等级,只有这样,才能培育出越来越多的“工匠苗子”。

要想培育大国工匠精神,要从体制机制上进一步深化改革。企业作为技术工人和工匠的“婆家”,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在工资待遇、职务升迁、评优评奖、职工福利上给予倾斜。

据我了解,在一些发达国家,技术工人和工匠的各种待遇是远远高于管理层的,因为他们很看重工匠,把工匠看作是企业的灵魂。因此,企业应当发挥主体作用,将工匠文化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完善激励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培育众多“中国工匠”。

要想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就要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价值观。政府部门应该用好网络新媒体平台,以及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唱响“好声音”,弘扬正能量。

要不断树立一批工匠典型,生动展示工匠风采,使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让工匠精神深入人心。

要想培育大国工匠精神,就要从娃娃抓起。具体来讲,就是要把工匠精神和“雷锋精神”一起纳入我们的教育体系,从小学开始,就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纳入思想品德课,或者是专门开设课程,让孩子们学习大国工匠身上的优秀品质,培养孩子们对工匠的敬畏情怀、精益求精的创新情怀,让能成为大国工匠成为孩子们的一种崇高追求。

说一千,道一万,总之,只有让技术工人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让技术人员活得更加体面,让他们更有荣誉感、自豪感,在全社会上下形成知识宝贵、技能宝贵、创新宝贵的浓厚氛围,让“工匠精神”在中华大地上生根发芽、根深蒂固、开花结果,才能培育出更多大国工匠,锻造精致产品,助力“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再上台阶。

注意事项

培育大国工匠精神,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久久为功。

培育大国工匠精神,要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以奖励激励机制鼓励“老工匠”收徒、带徒、育徒,培养“新工匠”。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3

工匠精神

时光飞逝,物转星移。随着人们生活品味的提高,潮州传统工艺的发展有如雨后春笋,涌现出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巧夺天工的精品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其雅俗共赏的独特之处颇受文人雅客和普罗大众的青睐。

出于对潮州木雕的喜爱,笔者经常漫步在“潮州工艺街”的中山路,穿梭于各间木雕工作室、展示厅以及制作坊,接触了许多从业名师和艺人,深深地为潮州木雕的精湛技艺所吸引。无论雕刻手法是沉雕、浮雕、圆雕、通雕和锯通雕,还是表现人物、花草、鱼虾蟹、飞禽走兽等主题,都体现了潮州艺人崇尚“慢工出细活”以及“宁缺勿滥”的乡土情结,令人叹为观止。

听说中山路的粮仓旧址已重新改造为郡城义仓创意中心,该中心涵盖了部分潮州“非遗”大师工作室和作品展示,让我有新的猎奇目标。踏进曾经承载着人们填饱肚子重任的粮仓,没想到如今却充满着浓厚的“潮”文化气息。

陶醉在精品林立的百花园中,一间木雕工作室引起了我的`注意,里面一位姑娘正在“埋头苦干”,只见她侧着身子,秀发遮住半个脸颊,显得纯朴而秀气,颇有“出水芙蓉”之感。姑娘左手握着“凿仔”,右手抡着“叩锤”,透过初具雏形的蟹篓缝隙,刀子在木头里面不停地摆弄着,在锤子的敲击下,一点点挖出一片属于她自己的世界,

其手法之娴熟犹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姑娘目不斜视,全神贯注,仿佛与木头结下了绵绵情谊。一会儿功夫,她停下了手中的活儿,擦起脸上的汗水,伸了个懒腰。乘着休息的间隙,笔者跟她搭讪起来,

好奇问起眼前这件作品是否是她亲手制作,姑娘肯定地点点头,一点也不含糊,颇有当仁不让的霸气。多层立体通雕是木雕中较为高端的技艺,没有一定的功力是无法独立完成的,这需要多年的潜心锤炼和坚守才能结出的硕果。姑娘的精湛技艺令人刮目相看。

这姑娘叫陈嘉,今年只有24岁,却从艺7年。她是潮州木雕一代宗师陈舜羌的孙女。伯父陈培臣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首批国级“非遗”潮州木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之一;父亲陈培希是高级工艺师、市级“非遗”潮州木雕传承人,正是家庭的熏陶和自身的努力,成就了她今天的技艺。

从事木雕制作是一件辛苦的活儿,好多艺人都有亲身的体会,要完成一件让人满意的作品,都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和时间,赚的也不多,因此,年轻人普遍不愿意加入该行当,而这位姑娘可以说是潮州本土仅剩的一名木雕女工匠,

却在这片男人占领的阵地上默默地坚守着,骨子里渗透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傲气,真令人感到钦佩和可贵。去年以来,“工匠精神”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姑娘的追求刚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还没结婚的陈嘉姑娘就想在潮州木雕的天地里,传承好家族的这门手艺,让它得以一代代薪火相传下去。

《如何培育工匠精神.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